约翰原本以为多诺万给他看的会是与英国此次谈判诉求有关的情报,再不济也应该是欧洲或者北非战事的相关情报。没想到,居然是一份关于埃及、尼日利亚、黄金海岸、伊拉克、印度和缅甸等英属地殖民地的考察报告。
“这些都是从哪来的?你们现在已经把网撒得这么大了吗?”约翰有些不解地问道。
约翰知道,这一世没有了胡佛的掣肘,多诺万领导的情报机构早已不是当初被人们嘲笑的“50名教授、10只山羊、12只天竺鼠、1只猴子和一帮三流作家“的组合。仅最近几个月,多诺万就招揽了不下600人加入,还合并了几个原本直属于白宫和国务院的小型独立海外情报网。但是,多诺万居然这么快就已经把触角伸到了那么偏远的地方,还是让约翰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只是对当地一些公开信息的搜集整理罢了。”多诺万嘴上谦虚着,神情却很得意。虽然搞情报他是个外行,但他也有一门自己的独门绝技。那就是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招揽顶级社会精英加入。
在多诺万的团队里,不仅有大量的媒体精英、大学教授,还有前政府高官、退役将军、商界大亨、文体明星和各大家族的成员。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拥有一张庞大的海外关系网。虽然在专业性上,他们还比不上那也老道的情报人员。但他的信息源却异常广博,远非普通情报人员可以比拟。
自打多诺万将这些人招揽过来后,海量的国际情报就源源不断地向他涌来。一些在普通人眼中看似很普通的信息,比如物价波动、列车运行图变更、甚至企业招工等等,经过专家的整理分析和解读,往往能发现出很多重要的情报。
“那也很了比起了,你们成立才多长时间啊。”约翰一遍翻阅着文件,一遍感慨着。“不过,你给我看这些干什么?这些殖民地没有失控的迹象啊?”
多诺万略带鄙夷地看了约翰一眼:“都说你眼光独到,怎么这都看不出来。我们参与这场战争为的是什么?难道真像那些议员忽悠选民时说的那样,为了自由和民主?”
约翰一拍脑袋,自己真是傻到家了。无论后世历史上如何标榜美国参与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都无法完全抹杀它的真实目的。从本质上讲,这场世界大战和上一次一样,都只是几个大国为了争夺国际市场(自然资源、劳动力和产品倾销地)的主导权而进行的pk而已。
所谓的正义、和平、民主、自由、人权都不过这场战争的附加属性。不要以为解放了几座集中营,罗斯福就是拯救犹太人于水火之中的“人权卫士”了。两年前的“圣路易斯号”事件(1939年,930名从纳粹“水晶之夜”的恐怖中逃出来的犹太人乘坐“圣路易斯号”邮轮抵达了美国。罗斯福签署命令禁止这些人入境,并出动海岸警卫队抓捕跳船逃生者将其送回船上。后来这批犹太人大部分都被迫返回到欧洲,最后惨死在集中营里)是怎么一回事,约翰心里再清楚不过。
说白了,美国之所以最后会挽起袖子下场,日本人的那场偷袭不过是个导火索而已。归根结底,难道不是因为德国对阿根廷、巴西等美国传统势力范围的渗透引起了资本家们的警觉;难道不是日本对太平洋地区的野心妨碍了他们在远东的利益;难道不是英法国殖民体系的崩溃让他们觉得有利可图吗?
回过味来的约翰立刻端正了态度,仔仔细细地看起了多诺万给他的那份文件。良久,他才抬头问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次纽芬兰的会议,上面是想逼英国人在殖民地问题上做出让步,对不对?”
多诺万一翘大拇指:“没错。无论是埃及、印度还是伊拉克、缅甸,虽然目前都还保持着对大英帝国的忠诚。但不可否认,英国人对这些地方的控制力都在下降。为了让各殖民地给帝国输血,英国政府正不得不放松对殖民地的管控。这样下去,要不了几年,英国的殖民体系就要步法国的后尘了。”
“但是英国与法国的情况还是有很大不同的。”约翰提醒多诺万:“法国殖民体系的崩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戴高乐在那搅局。”
为了获得法国各殖民地、海外省、海外领当局的支持,戴高乐的空头支票跟不要钱一样满天飞(如果不是许诺给予他们自治权的话,黑叔叔干嘛要帮戴高乐打仗)。逼得维希法国政府也不得不跟着放松对殖民地的政治和经济约束。最近,双方的支持者还在叙利亚(目前还是法国殖民地)干了一仗,狗脑子都打出来了。
“不管怎么说,英国对殖民地的控制力已经降到历史最低点了。你注意到没有,为了战争的需要,他们正在有计划地在一些殖民地扶持本地工业。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约翰当然明白这么做的后果。刚才阅读文件的时候,他就注意到,英国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在埃及、尼日利亚、黄金海岸和印度新建了几百家工厂。这么做,虽然会在短时间里提高英国的战争潜力,但也会产生另外一个必然结果催生当地的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大量的产业工人和中产阶级市民。当这些力量壮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对宗主国的剥削产生不满,进而走上谋求独立的道路。当年北美十三块殖民地的独立,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嘛。
“好吧,不过白宫这次打算做到哪一步?”约翰承认多诺万说得有道理。虽然
喜欢1937全球速递请大家收藏:(m.dmbook5.com),高H辣H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