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三人不知道,锦衣卫一直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若是他们故意敷衍包庇,等高子辛腾出手来,就是他们告老还乡的时候了。
而且他们更加不知道的是,他们前脚刚走出勤政殿,凤瑄就给高子辛提了个建议。
高子辛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朝中蠹虫太多,却又无人可用。这次彻查水坝的事其实是个机会,高子辛可以换上自己的人,而且这些人以后还会成为他的心腹。
偏偏他现在没人能用,而科举又来不及,很可能白白错过了这个好机会。
凤瑄便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特意给他提了个建议。他的意思很简单,这一次的科举来不及,但是还有以前的科举啊!
往年参加科举的人不少,平均下来,每届中进士的也有两三百人。可是这两三百人,却不是谁都可以得到官职。一甲的不用说,可是二甲,甚至三甲的人,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二甲名次靠前的,还能得到个一官半职,可是排在后面的,如果没有关系,那就只能回家等通知了。
偏偏这些人一旦参加了殿试,就不可能再参加科举考试,其中有一些发挥失常了的,那一辈子的前途基本就毁了,只能自认倒霉。
而每一届都有不少这样的倒霉蛋,积累下来也是个可怕的数字了。若是高子辛能给他们一个机会,那这些人对高子辛自然会忠心耿耿,肝脑涂地。
高子辛以前很少接触这些事,所以一直没想起来还有这样的人可以用,凤瑄给他一分析,他就想明白了。
只是他想了想,那些人参加科举都那么久了,有多少能力实在不好判断,若是贸然对他们委以重任,就算他们再如何忠心,那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于是高子辛一琢磨,就打算来个专业性质的考试。
他一有了主意,立刻跟凤瑄商量起来。
凤瑄一听他的想法,脸上的笑意顿时加深:“陛下果真英明,这样的法子,可是连臣都没想到。”
高子辛被他夸得一阵得意,觉得事不宜迟,干脆直接命人拟旨,宣召那些还在等通知的倒霉蛋入京。
这道旨意一出,朝堂上下顿时哗然了,都在猜测高子辛这次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就连负责彻查水坝一案的三位辅政大臣,都忍不住跑来找高子辛询问。
高子辛的理由十分正当,直接堵得三人说不出话来:“三位爱卿莫非忘了?朕要建藏文馆,而宫中藏书,以及那些募捐而来的书籍都要经过仔细校验,重新修录,这工程量有多大,三位爱卿莫非以为光是凭借着那帮翰林就能完成?朕可没那么多时间等。那些候选士子学问都还不错,想必能够胜任这个工作。”
高子辛直接拿这事来堵他们的嘴,别说三位辅政大臣,就是其他朝官也不敢再反对了。文臣们巴不得藏文馆早点建起来,惠及天下读书人,武将们就更不会开口了,他们或许不会作文章,可他们又不是傻子!
修建藏文馆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事,他们要是跳出来阻止,还不得被天下人给骂死?
于是这件事很顺利地进展了下去,不仅如此,高子辛还特意找了借口,安排人出了一套套专业题,以便考教那些士子的办事能力。
不少正窝在家里等通知的士子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激动了,他们都等得绝望了,哪知道竟然遇到了这样的好事!
虽说圣旨中并未言明让他们进京干什么,可既是天子宣召,怎么可能是坏事?
于是,这些人二话不说,直接收拾起包袱赶往京城了。就算是家里穷的,也有的是人上赶着送盘缠,就是看好他们日后能飞黄腾达,提前结个善缘。
高子辛给了一个月的期限,不管多远,总能赶到了。期限一到,还没来的人,自然就没资格了。
一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士子们陆续从各地赶来,几乎把京城的客栈都给住满了。
正好就在这时,内造局的制墨工匠们已经赶制了一批油墨出来,书也印了不少。高子辛干脆叫来钱弼,决定趁着这个机会,把书局开了。
钱弼现在对高子辛几乎是言听计从,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一听开书局,立刻跟高子辛保证,三天内他就把铺子给安排好。
三天的时间看似很短,其实不然。毕竟书局就是卖卖书,卖卖笔墨纸砚,不像多宝楼需要特别装修布置,只简单装修便好。
所以三天的时间,其实已经足够了。
钱弼从多宝楼的事情上意识到“广告”的好处,于是这三天里,正在紧张地等待通知的士子们突然听说了一个消息,近日会有一间书局开张。
这个消息在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士子们都忍不住好奇起来。然而就在这时,高子辛却突然让人传出消息,待一月之期一到,士子们就会面临考试,而考试通过者便能得到录用。
这个消息一出,士子们再次震动了。
他们千里迢迢不辞辛苦赶到京城,就是希望能够得到录用,不至于埋没了一身学识。
所以消息一出,他们便意识到,他们一直苦苦等待的机会来了。能否得到录用,就看这次了。
至于失败了会如何,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得很。
所以当天下书局开张这天,门槛都差点被慕名而来的士子们给踩碎了。这些士子都已经打听过了,天下书局的幕后东家,正是当今天子!
当今天子开的书局,他们哪儿有不进去看看的道理?说不定里面能
喜欢总有刁民想攻略朕请大家收藏:(m.dmbook5.com),高H辣H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