鞧也称后鞧,指套车时络于服马臀部的革带。、游环是系于马腹的一条革带。带上常贯有鳞形铜饰。后来其上端系鞍。“游环,在服马背上,骖马之外,辔贯之游移前,却无定处也。”(《释名·释车》)一般安在服马背上带处,以穿系靷绳。繁缨一种缀于马鞅或马当胸下的缨络状装饰物。按乘者的身份高低。繁缨可分为十二条、九条、七条不等。左纛装在右骖马头上的饰物。其下有半圆形底座,座上有高约二十厘米的铜杆,杆顶饰有缨络。《续汉书·舆服志》:“左纛以牦牛尾为之……大如斗。”它是为了便于使四匹马一起转弯而设置的部件。以上是汉以前我国古代马车最基本的鞁具与挽具。
后世多有变化,或增或减,或同为一物而异名,或同为一名而异物。如清代轿车的鞎挽具就极为复杂,有夹板儿鞍子、套包、搭攀、后鞦、套靷、滚肚、嚼子、前靷、缰绳等等。我国古代骑马的历史(指中原地区)远比乘车的历史要晚。即所谓“驾车在前,乘骑在后”。而单骑的出现则是与战争分不开的。在春秋战国之交,即公元前307年,赵国为对付“三胡”(即东胡、林胡、楼烦),抛弃了传统的车战,变服骑射,组建了骑兵部队,揭开了我国中原地区古代单骑历史的序幕。历史上著名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行动就是指此。至秦汉,骑兵已成为军队的主要兵种之一。以后历代相沿,军队的建制均包括骑兵。到隋唐时,乘骑之风,已自上而下,普及整个社会。不但男子在隆重的场合骑马,就是贵族妇女出游时也热衷于乘骑。
唐代著名画家张萱,在所画《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描绘了唐玄宗时显赫一时的王亲虢国夫人和其从监、宫女共八人骑着雄健的骅骝马出游踏青的情景。民间骑马之风,要到唐中期以后才算真正确立。为什么民间乘骑之俗的形成比骑兵的出现晚这么久?
究其原因,一是受社会风俗习惯之约束,因骑马的姿势很类似当时世俗认为不礼貌的踞坐。二是马具的不完善造成乘骑难度较大,不经一定的训练,是难以驾驭住马的。而我国古代单骑的马具也和马车的鞁挽具一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一套完备的马具,是由络头、衔、镳、缰绳、鞍具、镫、胸带和鞧带几部分所组成。其中络头、衔和镳基本上承袭了马车的马辔头形制,无大变化。其它的马具则有别于马车的鞁挽具。现简介如下:辔即马缰绳,绕过马颈,两端分别系于衔两侧环上,呈封闭式半圆状,骑者握缰以驭马。鞍具“马鞁具也。”(《说文·革部》)鞍具的出现较之辔头要晚。
一般说来,古人将马系上辔头后,便直接骑裸背马,而骑光背马,很难控制马的动作,而且时间一长人也会感到不适。所以就出现了一种类似褥垫或坐垫的东西,将它放置在马背上。这种原始的鞍具称为“鞍垫”,在秦始皇陵二号俑坑里的战马和sx咸阳杨家湾西汉初年骑兵俑战马上均装备有这种鞍垫。及至西汉晚期,一种凹形马鞍始出。两晋南北朝时,马鞍前后起桥,因两鞍桥均直立,所以称之为“两桥垂直鞍”。隋唐以降,鞍桥的形制又有了新的变化,表现为前鞍桥高而直立,后鞍桥向下倾斜,可称之为“后桥倾斜鞍”。
这种调整,方便了乘者的上下。鞍具一般为木制,也有用革制的。其上多饰铜泡,鎏金包边,高级的则镶嵌珠宝。鞍下垫鞍褥,也称“鞯”,多为毛毡制作,以防磨损马背。讲究的则用皮毛制作。鞍鞯下有障泥,是一种设于鞍鞯之下垂悬马腹两侧障尘挡泥用的马具。备好鞍具的马,如暂不乘骑,则在鞍上蒙盖一块丝绸缎,称“鞍袱”(也写作复),以避尘埃。唐代称之为“帕”,“银鞍却覆香罗帕”(杜甫《骢马行》),即指鞍袱。胸带和鞧带都是固定鞍具的革带。胸带也称攀胸,唐代则称之为“钩臆带”。唐诗中“银收钩臆带,金卸络头羁”(白居易诗),即指此带。鞧带也可写作鞦带,自鞍后绕过马尾下兜过尻部,再连结在鞍上,以免鞍具前斜。除胸带和鞧带以外,腹带也是固定鞍具的重要革带,它的产生时代较前两种要早,商周马车上已有,称为“”。自马鞍底下绕过马腹,两端卡扣在马鞍中部的两侧。这样,马鞍和马鞯被从马的胸、尻、腹三个部位引出的带子牢牢固定在马背上,以免向前、向后或向两侧偏斜。这种固定鞍、鞯之法,至唐代已成定制,后世均相沿用,无大变化。马镫可以说是马具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件。它是随着高桥马鞍的出现而产生的。在马无鞍具或只装置低矮的鞍垫时,骑手们上马都是一手抓缰,一手按住马背(或鞍垫),偏身跨腿跃上马背。西晋时,鞍桥变高,且直立,这样就使骑者上下马更为不便。一般如不踏踩垫物,是很难从地上飞跃上马的。于是一种供骑兵上马时蹬踏之用的马镫出现。1976年gs武威南滩一座魏晋墓中,出土一件铁马镫(已残,形制不详),这是目
喜欢网络作家玩网游请大家收藏:(m.dmbook5.com),高H辣H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