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应祥点头道:“昆山是有流传一种腔。峻嶒高才。”
徐秀客气道:“不敢当。”
魏校道:“律,是允明先生宣讲的点,那么这个律作何解?”
徐秀见避无可避,只好谨慎道:“律也,律诗,律词,用曲之一道,也需律。”
董玘好奇道:“怎么说呢?怎么个律法?”
明代学风就这个不好,什么事儿非得寻根问底,先前在吴中也是如此,这下看来又躲不掉了。
徐秀道:“那就容小弟跟诸位讲一讲这律吧。”
六人拱手严肃道:“请。”
对待学问,理当如此有礼。
徐秀慢慢讲道:“前唐时期,律诗入曲尤为流行,一片子、昆仑子等曲名,皆王维律诗被李龟年等人作歌而有之,李太白奉旨所作清平调三章,在太白看来,也无外乎是做了三篇七言律诗而已……”
“律词一道说始于教坊内,不完全准确,然而却也不能否定,宋人道:因旧名(唐教坊名),另倚新声,由此也可说明。律词初为长短句,后为诗余,其后才称词。”
“凡有井水饮处,既能歌柳词,此为前宋叶梦得《避暑录话》所载出使西夏归国的使臣所言,诸位真的认为柳永的词天南地北数千里,所到之处方音不同皆能歌吗?能歌的一样吗?”
杨慎问道:“那此话该当何解呢?”
徐秀道:“说繁也不繁,柳永开律词慢调之先,词有“住”(即拍),依据字声行腔,即可歌也。”
简单的讲,通过字的音调通过词中的拍,换歇,就可以唱词了。
董玘拍了拍手高兴的道:“只要得到柳永的律词,便可以根据文体按节而歌,而旋律怎么处理,依据字体行腔来唱或者咏唱,至于唱的好听不好听,则就因人而异了,唯有识字的乐者,上等歌姬这样的,才能擅唱慢词啊。”
徐秀笑道:“然也。文玉兄你可慢着点,别憋死了。”
董玘微微咳嗽一下摇手道:“无妨无妨,不碍事不碍事。”
“前宋姜白石所作十七谱,言道: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做什么理解?不是律句就旋律不明,平仄无抑扬,难有美听之腔,或难以成唱。”
“概言之,依据字声行腔,平去上入四声平仄抑扬即是律。前宋律词一道极度辉煌,教坊司将律词做曲,而成散曲,我辈只需依曲填词即可成戏也。”
“至于唱,在下采用的昆山腔作为基础,融有北声,参考洪武、中原两部韵书即可,然这两部韵书归韵实在是太多,让小弟用嘴巴来把归韵说出一遍来都不可能呐,所以有一部散曲专门之韵书就极好了。”
徐秀想到:洪武正韵七十个韵左右,怎么可能有人能全部念一遍?还拿来唱?这就是用来科举考试用的参考书,后世人拿这种历朝历代的官方韵书考证古代的汉语,真心是不靠谱的,那些什么上古汉语的视频,纯粹是想当然的东西。
魏校道:“那峻嶒兄可曾作这散曲一道的韵书?”
“惭愧,本人才疏学浅,作不得韵书啊。”
徐秀也不是谦虚,作为戏曲他虽然很有研究,也只能仅仅是研究,他知道昆曲的教科书是《韵学骊珠》但那是乾隆年间才有的,从那时候起唱昆曲的才不看洪武和中原这两部韵书呢。
“此等理念已是极佳,只恨这蒙元断我汉家传承,落得前宋已有的律,中断至此。”
这是自然的,玩这种以文化乐游戏的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可是要先精通律词一道,然后还要懂韵,还用懂平仄,才能叫玩,而不是唱戏,这在蒙元入主中原之后肯定会被大肆打击,然后符合他们审美的南北曲才流行了开来。
所谓精妙的元曲,绝大多数只能是看,就是案头自己看的玩,在当时基本没有,或者很少有歌之的。
杨慎热血沸腾的道:“定要将着鞑子再赶回大漠以北。”
一时群情激奋,徐秀笑笑不说话,古人民族之观念根深蒂固也。
……
初次见面的生疏随着交流的深入也慢慢的消散在众人之间,一路吟诗作对,行茶令,谈论散曲,甚是合拍。
来到济南府,两岸不见南方景致,入目宽广的视野带来了别致的景观。
舟船一路向北,不觉群山已过,到达河间府,离京师,已是不远。
☆、第十五章 相聚
“阿秀啊阿秀,想死我了晓得不晓得。”
徐秀微微蹲了蹲,好让个子还停留在当年的陶骥能够如愿勾住自己的脖子。
一笑,甚是怀念,也不去计较后来书信里擅作主张喊自己阿秀的陶骥了,关系已经到这一地步,是自然的进程。
徐秀道:“我也很想你呢陶二,知道你女气,可你也不能这么女气吧。”
初见之时徐秀都快把自己的眼睛给揉瞎了,这洁白的肌肤,这纤细的小腰儿,这流波的眼眸,要怎么好看怎么好看,都说江南风水养人,看来这北京城也不遑多让。
可惜就是男儿身,这才明白,怪不得会有很多士子被他给骗了。
陶骥揉了揉徐秀的脸蛋道:“这怎么能叫女气,小爷可是潘安之貌啊,你不知道有多少京城豪客来做媒呢,都想把女儿嫁给我,可惜我看不上啊怎么办。”
又道:“可惜啊可惜,没了当年的手感了。”遗憾的松手。
徐秀也跟着笑道:“那我们有潘安之貌的大美女陶姐姐,是想嫁给哪家如意郎君呢?”
“你作死啊,找
喜欢太平春请大家收藏:(m.dmbook5.com),高H辣H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