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屠西来
汉明帝夜梦金人之事。太史傅毅对以或为西方之佛。帝乃遣中郎将蔡愔、秦景、博士王遵等18人使西域。永平十年(58年)于大月氏遇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人,得佛像经卷,用白马载抵洛阳,明帝为其建白马寺,译四十二章经。是为中国有佛僧、佛寺、佛教之始。亦为我国学者所公认佛教传入中国之始。
佛教来了以后非常火爆,很多人都选择信他,于是很多中国本土文化继承者受不了了,感觉就像现在排斥文化入侵一样,于是仿照佛教弄了一套道教出来。当然,道教也有基础,比如以前的各路方士,还有所谓的三茅真君,不过主要体制和框架都是抄的佛教,再加上后来的汉化和融化,两边都快分不清了。。。比较有名的邪教就是太平道和五斗米道。
太平道就是黄巾军那个,没什么好说的,**裸的邪教。可是五斗米道不一样,史书上应该都有张天师的故事,不过……是假的!是他孙子,三**阀张鲁造出来的,本来是张修的,治好病收五斗米,后来被张鲁杀了。对道教就彻底没爱了。虽然张良那种人物居然都修道,说什么从赤松子游。
还有儒教,佛道那么火爆以后,儒家也不甘冷落寂寞,于是儒家的人也开始搞新闻。
三国两晋南北朝
魏晋时佛教和道教在豪门大族中非常流行。
比如洛阳伽蓝记序文开头就是这样的:
三坟五典之说,九流百氏之言,并理在人区,而义兼天外。至於一乘二谛之原,三明六通之旨,西域备详,东土靡记。自项日感梦,满月流光,阳门饰豪眉之像,夜台图绀发之形。尔来奔竞,其风遂广。至晋永嘉唯有寺四十二所。逮皇魏受图,光宅嵩洛,笃信弥繁,法教逾盛。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屣,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迹。於是昭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摸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岂直木衣纟弟绣,土被朱紫而已哉!
书中后文都是记载的寺庙,都是华丽异常,尤其是永宁寺,
中有九层浮图一所,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有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初掘基至黄泉下,得金像三十躯。太后以为信法之徵,是以营建过度也。刹上有金宝瓶,容二十五石。宝瓶下有承露金盘三十重,周匝皆垂金铎,复有铁锁四道,引刹向浮图。四角锁上亦有金铎,铎大小如一石瓮子。浮图有九级,角角皆悬金铎,合上下有一百二十铎。
……
至於高风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馀里。
……
衒之尝与河南尹胡孝世共登之,下临**,信哉不虚。时有西域沙门菩提达摩者,波斯国胡人也。起自荒裔,来游中土,见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自云:“年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阎浮所无也。极佛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无,合掌连日。至孝昌二年中,大风发屋拔树。刹上宝瓶随风而落,入地丈馀。复命工匠,更铸新瓶。
这是佛教已经如此流行了,而且北朝喜欢制作佛像,比如龙门石窟。南朝也信佛教,比如梁武帝萧衍,号称菩萨皇帝,几度舍身,最终又把他赎出来。梁武帝很有意思,以后再说。此外西天二十八祖达摩来了,对佛教发展意义极大。
道教也很流行,比如王羲之那个家族,都笃信道教,所以名字最后都要带一个之字。据陈寅恪先生考证,琅琊王氏,高平郗氏,吴郡杜氏,会稽孔氏,义兴周氏,陈郡殷氏,丹阳葛氏、许氏、陶氏,吴兴沈氏,东海鲍氏和北方崔氏、卢氏等都信奉天师道,和道士们交游密切。?世说新语所载当时王公士人如晋简文帝、孝武帝、司马伦、孙秀、孙恩、谢灵运、王羲之、王凝之、王献之、郗愔、孔愉、殷仲堪、殷浩等俱为天师道信徒。尤其说郗愔,
郗愔信道甚精勤。常患腹内恶,诸医不可疗。闻于法开有名,往迎之。既来便脉,云:“君侯所患,正是精进太过所致耳。”合一剂汤与之。一服即大下,去数段许纸如拳大;剖看,乃先所服符也。
郗愔本人不出名,但是他的儿子和父亲都很有名,郗鉴呢,位列三公,郗公体中有:方于事上,好下佞已,一反;治身清贞,大修计校,二反;自好读书,憎人学问,。郗超则是桓温手下最重要的幕僚,无比
喜欢梦里的岁月长河请大家收藏:(m.dmbook5.com),高H辣H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