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挟天子”并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挟天子”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天子”和“权臣”的身份,使得一些“儒生们”容易拜倒在“挟天子的权臣”之下,为其效力。另外,在“权臣的实力”占据绝对优势之时,一些小的军阀在投降这个“权臣”之时,有个“台阶”好下,“我这是归顺国家,而不是投降权臣”,所以更加利于收编“散兵游勇”。但是,对于“大军阀”,这就完全失去了效力,最后的成败还是要靠“铁”和“血”来说话。
经过这些比较分析,我想大家应该明白萧衍为什么不愿意“挟萧宝融这个天子”了,因为萧宝融本身号召力有限,把萧宝融搞到襄阳,并不能额外增加“雍州荆州集团”的号召力。相反,雍州和荆州还会因为萧衍“挟持萧宝融”而产生隔阂和分裂,这对于下一步的东征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而此时的萧衍把问题看得很清楚,如果“起兵”失败,那么就是玉石俱焚,“挟不挟天子”也就没什么鸟用处;而如果“起兵”成功,以“雍州兵”为主的反叛军又怎会听从荆州萧颖胄的驱使。还是用三国汉献帝做比较,“萧宝融控制在萧颖胄手中”在萧衍眼中就像是“汉献帝控制在李傕手中”一样,萧颖胄的实力绝对称不上是现代的“曹操”或者“袁绍”,萧宝融也只是暂时“存放”在萧颖胄处,萧衍攻下建康城之时,萧宝融也会像一颗“熟透了的苹果”掉入萧衍口袋。退一万步讲,就算最终萧衍和萧颖胄火并,那也要等到先灭了萧宝卷再说,而到那时,萧衍依然稳持牛耳,手中的实力使之然也。
雍州和荆州合兵一处要沿江东下,萧衍和萧宝卷最终命运如何呢?另外,我们知道,在中线,北魏帝国由于裴叔业的献降,已经接收了寿阳地区,在南北两大帝国沿淮河的千里国境线上打开了一个缺口;而此时,在西线,南齐雍州兵又精锐尽出,讨伐他们的皇帝萧宝卷,襄阳城防守空虚;北魏会不会趁虚而入,从西线和中线多路突击,上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好戏呢?
我们下一章再接着说吧。
喜欢铁血魏晋南北朝请大家收藏:(m.dmbook5.com),高H辣H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