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是这样,也是因为海军内部的派系问题。
就如陆军里面拥有许许多多的派系一样,海军内部也同样拥有许多的派系。其中最大的一共有三大派系,首先就是闽系海军,
闽系海军指1898到1945年间。由福建省福州地区人为主组成,并由福州籍将领控制的海军部队,也指掌握闽系海军的军事跟政治集团。从清末到抗战胜利,闽系海军构成了中国海军的主体,主导着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可以说,直至解放战争结束之前。闽系海军都可以视作是中国海军的代表。
闽系海军之所以形成,并非偶然,而实有其地理的历史的及人文的种种错综复杂因素。福建省地处于中国东南沿海,位于欧亚大陆的东侧边缘,海岸线复杂曲折。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加以其地山多田少,必须衣食于海,因之自古以来闽人即擅长海上活动,而以精于海战著称。如明代平定倭寇的名将俞大猷即为泉州(晋江)人,其‘俞家军’与戚继光的‘戚家军’几于齐名。
其后的颜思齐、郑芝龙、郑成功均曾称雄海上,闻名于时。台湾收归大陆后,清代东南沿海的江浙闽粤各省水师总兵提督等高级将领,多为闽省的水师将领所出任。诸如康熙年间的万正色(晋江)、施琅、施世骠、施世纶(晋江)。雍正年间的林亮(漳浦)、蓝廷珍(漳浦)、吴英(莆田)、许良树(同安)。乾隆年间的陈伦炯(同安)、蓝鼎元(漳浦)等人无不来自于闽南的漳州与泉州。嘉庆年间著名的海盗,以及平定海盗之乱的李长庚皆为福建的同安人(泉州府),更是一时传为佳话。
到了近代。绿营水师开始没落,新海军肇兴,海军仍为福建人的天下,所不同的仅是闽南人已为福州人所取代。这自然是因为福州船厂与马尾船政学堂均设于福州之故,毕竟从某种角度上讲,福州船政局可以说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
近代海军与传统海军的最大不同之处。即在其为工业革命的产物,具有高度的科技性与机械性。也就是李鸿章所谓的‘西方专门之学’。‘须经先在学堂课以测算,再遣出洋精习数年。乃冀有成’的‘西人绝技’。这也就是说新海军,必须要在国内的学堂教育,并且还要出洋留学再加深造,经过西人的长期教导,而透过国际科技转移才可学到或掌握驾驶及操纵此一新海军的能力。因此,乃使近水楼台的福州人得以捷足先登,成为近代中国海军的先驱。
非常不幸的是他们几于一开始就认为海军是一条登龙的捷径有利可图,及至回国进入海军服务,逐渐地由偏裨而荐至将校,更是俾倪不可一世。视海军为其专利。尤其是民国初年刘冠雄出任海军总长时代,先后十年,连任八次。李鼎新继之,又于四年之间连任五次,俨然是海军的不倒翁。他们依附军阀,把持海军,以中央的海军正统自居,排斥异己,遂使闽系海军的势力盛极一时。其后杜锡圭、杨树庄、陈绍宽继之,虽然不属于‘船政系‘(或马尾系),但依然同为福州人,闽系的结构并无改变。
以海军部的人事为例,根据《大清缙绅全书》清末时期大体尚为福建与广东藉者各半,维持一个巧妙的平衡。可是一到民国时代,即大为不同,如在民国廿二年三月海军部编纂的《海军部职员录》中,海军部内共有204人,其中福建人即有142之多,约占全数的70。其他海军总司令及各舰队司令,乃至各海军机构的首长,也是非闽人莫属,其垄断可见一斑。
甚至就连眼下的洒镇冰跟刘冠雄两个人,也都是福建出身,算是闽系海军的一份子。
在如今的国防海军当中,闽系也可以称得上是国防海军内的第一大派系。而萨镇冰跟刘冠雄两个人,就是闽系海军的两大领头人物。
至于第二派,则是以步子高为首的皖系海军了…
作为跟着严绍一起从安徽走出来的海军,包括步子高在内的海军将领自然是受到了极大的重用。虽然在后来吸取了闽系海军的教训之后,严绍已经非常刻意的在想办法让海军维持一个平衡。至少不要让某个地区占据绝对性的优势。
只是当时的海军,几乎所有的将领跟军官都是福建出身,其他省份的,就算严绍想让他们到海军去做军官,他们也不了解——————现在海军跟古代海军可不一样。对于专业的要求可是很高的。
所以不得已之下,严绍也只有依靠皖系海军。
毕竟在当时的中国,也就只有严绍麾下的安徽水军还算稍微有那么一些规模了。
而为了削弱闽系海军的势力,严绍更是破格提拔了许多皖系海军的将领。其中的一些原本甚至只是小小的士官,最后都被严绍给破格提拔为了校官。对此闽系的人自然很是不满,可是却也没有办法。
毕竟在中国的历史上还从来都没有海军造反的例子。而且就算是造反了也未必能成功。所以尽管当时严绍已经算是触及到了闽系海军的利益,但是他们也只有忍耐下来这么一条路可走而已。
自然,安徽在海军上的传统至少这个时期肯定是没办法跟福建相提并论的,所以尽管有严绍的偏帮,但是海军内。闽系出身的这些
喜欢扩张之路请大家收藏:(m.dmbook5.com),高H辣H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