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愔加快行路的速度,暮色四合时,返至营外。
风雨雪中,辕门的兵卒负甲荷矛,警觉地担负守卫重责,轮值之军吏虽认识荀愔,却还是在荀愔出示了盖有许仲官印的进出通文后,并对合上了符节后,才放他入内。
沿着辕门对着的道路行百余步,绕经望楼,越过两道沟堑,从数座有弩手值守的高台间穿过,进到了主营区内,雨雪打在排列整齐的帐篷上,沙沙作响,快到晚饭时候,炊烟在各处升起。
入了辕门后,依照军令的要求,荀愔便没有再乘车,驾车的御者自回驻地,随从出使的步、骑也各归本部还令,他单独一人步行往帅帐去。
很快,荀愔的冠带和衣服就被打湿了,寒意浸透,刺骨冰凉,然而从小接受的教育,却使他忍住了袖手取暖的冲动,保持着君子的仪态,迈着儒生的方步,不急不慢地冒着雨雪徐行。
许仲治兵重威,军纪极严,不打仗的时候,凡其营内军士,无论军吏、兵卒,每天都必须按从严格的操练、活动、作息制度执行,晚饭前的这段时间,既无操练、又非军吏放松活动之时,是以,偌大的营中,除巡逻的士兵外,各条道上不见一个人的踪影,唯能听到有军士说话的声音从路过的帐篷中时而传出。
暮色越来越深,路上悄然安静,孤行其间,虽明知是身处在数千步骑的大营内,仍略有寂冷之感,荀愔想起了一句诗,以为颇合现下的景象,他默诵道:“风雨如晦。”
快走到帅帐时,荀愔听到有低沉的鼓声响起。
荀愔虽不任军职,毕竟现下战乱年间,他又已从许仲征战多日了,对各种不同鼓声代表的含义他还是略有所知,侧耳听了片刻,听出了这是传令点火照明之鼓。果然,随着这段鼓声的响起,路边的帐篷中纷纷点燃了烛、炬,一时望去,雪暮笼罩,远近灯火,若点点星光。
不仅帐篷内,帐篷外的路两边,每间隔一段距离,即有木干树立,上边亦有火把,巡逻的兵士也将之一一点燃。踏着火光,荀愔来到了帅帐外头。
等着帐外的卫士进去通报的空儿,荀愔抬眼看了看帐前的大旗。丈余高的军旗高高耸立,於雨雪中飒飒招展,在沉沉的深重暮色下,肃穆十分。很快,卫士从帐中出来,请荀愔入内。
荀愔整了下衣冠,把佩剑交给卫士,迈步到帐门口,掀开帘幕,行入其中。
刚入帐中,就觉得热气扑面,身上顿感暖意,却是帐内的四角烧有火盆,荀愔定睛看去,灯火通明的帐内,许仲跪坐在上位,张飞、何仪、荀濮等坐其右,许劭、徐卓、武员等坐其左,众人表情各异,俱往他看来,有的微笑,有的庄重,有的微微蹙眉,似是正在考虑什么事情。
许仲说道:“荀君回来了?一路上尚还安然?”
荀愔下拜行礼,礼毕,起身说道:“有将军拨给的精甲步骑从护,沿路纵有盗贼,又岂敢犯焉?路上无事,多劳将军挂心了。”
许仲叫从吏给荀愔安排席位,请他坐在了许劭的下首,徐卓的上边。
荀愔坐定,顾视帐中,心道:“营中文武俱在,许将军大会诸人,莫不是要用兵?”问道,“敢问将军,可已接到愔遣骑送来的文报?”
荀愔说的这个“文报”当然指的就是他与李通达成的协定。许仲微微颔首,说道:“两天前就已接到,吾并已遣人给孙伯符送去了,料他现下应是也已收到。”
荀愔说道:“愔回来途中,到安城时,闻吕奉先撤围平舆南下,渡过澺水后,又闻吕奉先率部径赴郎陵,……将军召会诸君,可是为了此事么?”
许仲说道:“不错。”转头看了下徐卓。
徐卓知其意思,代替许仲往下说道:“初闻吕奉先撤围时,以为他是要退回南阳,而随之不久,军报传来,说他渡过汝水后,直奔郎陵而去,看他的架势,却似是要击攻李通,因是,许将军召集吾等,商议对策。”
早前听说吕布往郎陵去时,荀愔就怀疑吕布是要进攻李通,此时听徐卓这么一说,知道了许仲等人与他的判断一样,李通对他的印象不错,他对李通的观感也不差,顿时就有些为李通担忧,又不由地感到疑惑,於是问道:“吕奉先好好地正在围平舆,为何突然撤军,南往郎陵?”猜测地说道,“是因为桥蕤被孙伯符败了一场,张辽又与我军数战皆不利的缘故么?”
徐卓说道:“桥蕤、张辽战不利,平舆久攻不下,应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不过在卓看来,更主要的原因应为:吕布必是探知到了我军与李文达勾通,恐李文达投从我军,断他退路,故此才干脆从平舆撤围,改击郎陵。”笑对荀愔说道,“君此次出使,人尚未还,使命已达。”
相比荀愔的猜测,徐卓的分析更靠谱。
荀愔出使郎陵,说李通从投徐、豫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李通断吕布的退路,从而动摇布军的士气,徐、豫、郎陵三方合力,共击之,以解平舆之围,化汝南之急,虽然诸人都没料到吕布的反应速度居然会这么快,和李通的约定才送去给孙策不久,孙策回复未到,徐、豫两军还没议定该如何与郎陵联兵的军略,他就已撤围南下,但荀愔这次出使的目的却算是达到了。
只是,目的虽达,平舆虽得解围,郎陵却要危险了。
荀愔心道:“若果是因我出使郎陵之故,致使吕奉先撤围平舆,南击郎陵的话,我却有些对不住李文达。”
喜欢三国之最风流请大家收藏:(m.dmbook5.com),高H辣H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